近年来,铜鼓县人民法院完善多项工作机制,提高审判绩效,化解矛盾纠纷,转变工作作风,促进公正廉洁,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,为平安铜鼓、法治铜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。截至9月份,该院共审结案件近700件,服判息诉率为92.4%。
建立两个机制 回应社情民意
2014年4月,铜鼓县法院出台《关于裁判文书上网公布的暂行规定》,要求全院各审判业务庭,在每个月1号之前将上个月生效的裁判文书传送至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,并明确了裁判文书上网公布的管理机构、工作流程、责任部门。
这是该院建立公开制度、赢得群众信赖的新举措之一。为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关切,该院依法将生效判决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,以增强审判工作的透明度和司法公信力。仅4个月时间,该院共公布裁判文书近80份。同时,该院还积极借助法院开放日、巡回审判、驻村法官等机制,努力让群众了解司法、走近法院。
与此同时,该院努力探索新的监督机制,确保司法廉洁。全院干警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,在电视、报刊、网络公开纪检监察部门电话和电子邮箱,方便当事人投诉、举报。同时,加大了人民陪审员工作力度,借助人民陪审员的力量监督干警廉洁办案,平均每年由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的案件占该院案件数的35%以上。
健全两项措施 密切干群关系
为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,该院着力健全百姓沟通平台,让群众有问题可随时找到法官。为此,该院在全县矛盾纠纷较为突出的乡镇建立了“三调联动”非诉调解室,在一些重点社区、村委会建立“诉前调解点”,法官带案下访,依靠基层组织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今年6月,铜鼓遭受特大暴雨袭击。该县排埠镇永庆村村民兰某与村民李某为稻田排水的问题,发生激烈争执并拳脚相向,村委会几次调解均无效果。村干部刘某拨通“诉前调解室”的联系电话,排埠法庭庭长龙发江随即和同事来到村委会,现场协助调解。经法官耐心释法明理,当事人得以达成赔偿协议。“法官做调解工作确实有一套,今后我们也要跟着多领会。”事后,村委会干部对法官调解工作的高效率竖起了大拇指。
健全窗口管理,是该院提升服务质量的又一大抓手。该院以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,积极完善休息椅、空调、饮水机、便民箱等服务设施,并建立“导诉员”制度,安排精通业务的干警为群众提供咨询、导诉、答疑、调解等便捷服务。在诉讼服务中心的醒目位置,贴有诉讼费收费标准、诉讼须知、风险提示等公示内容,并安装了触摸屏方便当事人查询相关法律文书、法律法规。
强化两个重点 突出保障民生
强化深入基层,满足群众需求。该院充分借助基层干部熟知民情的优势,加强干警与辖区村组干部和社区干部联系,建立了干警与基层定期联络制度,从而帮助法院调处纠纷、协助执行、改进工作。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校园等活动,把诉讼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和群众家中。今年以来,共印制了2万份便民诉讼手册,广泛进行法制宣传。同时,积极推行巡回审判制度,规定各业务庭室任务,并将开展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评。今年以来该院共开展巡回审判16场次,现场调解案件12起。
强化司法救助,彰显为民情怀。为困难群众诉讼建立诉讼“绿色通道”,认真落实诉讼费及执行费缓、减、免交制度,确保经济困难的当事人能打得起官司。今年以来,该院对生活困难当事人缓、减、免交诉讼费4万余元。针对部分案件被执行人无财产供执行而导致申请人生活困难的,该院积极通过向县委县政府争取和本院自筹救助金的形式给予救助。今年以来,共发放司法救助金2.1万元。
“谢谢法官给我送温暖,谢谢……”今年1月22日,当该院法官来到因交通事故受伤的杨传玉家,为这位老人送去2000元司法救助金时,他用农民最朴实的语言不断地向法官表达谢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