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案件信息
倾情守护家庭安澜
——江西铜鼓法院女子家事法庭工作记事
作者:张荣辉  发布时间:2017-05-23 09:00:26 打印 字号: | |
  近年来,江西省铜鼓县人民法院根据辖区婚姻家庭纠纷逐年上升、家事矛盾难处理、妇女儿童依法维权意识弱等特点,着力推动家事案件工作机制和审判方式改革,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。今年3月份,该院被全国妇联评为“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”。

  菊花豆子茶助力家庭修复

  考虑到婚姻家庭纠纷的特点,早在2011年3月初,该院就成立了由3名女法官和1名女书记员组成的女子家事法庭,专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。

  女子家事法庭自成立之初,便确立了以调解为主的工作思路,并设立了温馨调解室。

  该院根据铜鼓是个客家文化县,招待客人喜爱用菊花豆子茶的特点,在温馨调解室常备菊花、豆子。每次审理婚姻家庭纠纷,女法官们都会把当事人请进温馨调解室,并为当事人沏上一杯滚烫滚烫、清香可口的菊花豆子茶。

  在客家文化中,家中只有来了尊贵的客人,主人才会为其端上菊花豆子茶。当事人喝着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菊花豆子茶时,也就是心扉打开之时。此时,女法官们再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亲和力和耐心,真诚调解案件,当事人一般都能在感情上接受法官的劝解,主动撤诉或者接受法官提出的调解方案。

  “外嫁女”眼里噙着喜悦泪花

  “拿到这个征地款后,家庭之间再也不会争吵了,我永远不会忘记法官的真情付出。”2016年4月26日,拿到征地补偿款的钟某眼里噙着感激和喜悦的泪花,不住地向女子家事法庭的法官们道谢。

  这是一个“外嫁女”争取征地补偿款案。

  原告方是钟某等6名“外嫁女”及钟某的小孩,被告方是这些“外嫁女”所在村的村委会,这6名“外嫁女”婚后户籍一直没有外迁。

  因为修建高速公路,国家征收了钟某所在村集体的土地60余亩。被告方以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方式决定分配方案,并以原告的户口应该迁出本村为由,剥夺了原告应得的份额。因为征地补偿款的事,钟某等与家人之间也经常出现争吵,影响了家庭团结。无奈之下,钟某等人将村委会诉至铜鼓法院,要求分配征地补偿款。

  考虑到案件涉及人员多、社会影响大、群众关注度高,女子家事法庭派出熟悉农村工作事务的李云芝法官担任该案审判长,并和铜鼓县妇联的张娜、社区干部张卫芳两位女性陪审员组成合议庭,共同审理该案。经过相关部门的大力协作,最终纠纷得以调解。

  人身保护令驱散家暴阴霾

  今年1月3日,已经快50岁的时某被丈夫刘某起诉到法院,要求离婚。时某接到法院的传票时,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向法官哭诉着自己的不幸。因为家庭不和谐,导致儿子、儿媳都很少回家。时某说,一直原谅刘某的外遇行为,没想到到头来,刘某竟然要和自己离婚。

  这个女人真的不容易,如何才能帮她维护家庭的完整?袁法官心里沉甸甸的。

  送达传票后的第三天,袁法官获悉,时某因为身体的原因,已经住院治疗。放下手头其他案卷,袁法官立即赶往时某住院的医院。经过了解,时某系因与丈夫吵闹,在推搡中摔伤了。袁法官还了解到一个细节,时某的老公有家庭暴力行为,时某一方面由于惧怕刘某,另一方面也不想家丑外扬,所以一直没有声张。

  时某表示,即便出院了,也不敢回家,怕刘某再次打她,并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。当天,法院作出了人身保护令裁定,禁止刘某对时某实施辱骂、殴打等形式的家庭暴力;禁止刘某跟踪、骚扰、接触时某。在向刘某送达人身保护令裁定时,刘某抵触情绪非常严重,并扬言要和时某彻底撕破曾经的夫妻情分。

  袁法官设法联系上了时某的儿子。经过法官教育,时某的儿子从外地赶回家,安顿好自己的母亲。同时,法官详细向刘某讲解法律规定及家暴的后果。经过法官耐心劝解,刘某表示会冷静思考自己的不理智行为,并到法院撤诉。

  此后,袁法官多次到时某夫妇家中走访慰问,并保持联系沟通,极力修复家庭亲情。看着时某夫妻重新走到一起,儿子、儿媳常回家走动,孙子、孙女放学在家有说有笑,袁法官说,有家才有爱,愿所有家庭都和睦美满。
责任编辑:研究室